一看活動:魚發病時,常伴隨著各種異;顒蝇F象。池中魚類受到寄生蟲刺激時,會出現不安;魚受到侵襲后,會出現上躥下跳,急劇狂游;魚類因農藥或工業廢水中毒時,也會出現興奮,跳躍和沖撞現象,而后進入麻痹階段。
二看攝食:健康的魚食欲旺盛,搶食能力強,投食后很快來食場搶食,且每天食量穩定,如果魚的食量突然下降,甚至絕食,則證明魚有疾病,應立即檢查發病原因。
三看體表:病魚尾柄以及腹部兩側有圓形或橢圓形紅斑,像蓋了紅色印章,則為打印;魚病變部位長著大量的棉絮狀菌絲,像一團團的白毛,則為水霉;魚鱗片脫落,鰭條折斷,體表發炎、充血,則為赤皮病。
四看鰓部:病魚鰓絲末端腐爛,黏液較多,有時鰓蓋爛穿呈“透明天窗”,則為細菌性爛鰓;如果病魚鰓片顏色比正常魚的鰓片顏色白,略帶血紅色小點,則為鰓霉病。而鰓絲腫大,鰓上有白色蟲體或孢囊,鰓蓋脹開,則為黏孢子蟲等寄生蟲病。
五看腸道:把解剖的病魚腸道分成前、中、后三段置于盤中,輕輕地把腸道中的食物和糞便去掉,然后進行觀察。若發現腸道全部或部分充血,呈紫紅色,粗細不勻,內有大量乳黃色的黏液,則為腸炎;腸道內壁有灰白色小結節,周圍組織潰爛,甚至穿孔,則為球蟲病。